我們從李白「細雨春風時,揮鞭直就胡姬飲」、「落花踏盡游何處?笑入胡姬酒肆中」的詩句可看出當時長安的多元異族色彩與國際化!傳來的多,傳出的也不少!

 唐朝,是個富裕時代,菜肴的烹飪方法明顯增多,風味的多樣,極盡奢華!

如果我們將封建時期的社會層次分為三階,那麼這一時期的菜肴就可分為高檔的宮廷宴、中檔的官吏日常菜、低檔的庶民菜。

文章標籤

梁幼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小的時候,家裡沒冷氣,總喜歡拿著書本去法華寺(注)讀書,諸多棵百年老樹,遮陽扶陰,總覺得它有些風,涼快!古剎雖不時有鐘聲、老和尚的誦經聲,但從來沒覺得他吵過。那,可能就是種禪境吧!
法華寺的風,總能讓我能從書裡多理解些東西,也總能讓我帶來些新的思維,許多事物也一樣,沒了一陣陣的風,會顯得殘與舊。

台灣隨著特殊的時空環境,從1949後大量的各省移民也帶來了一股強悍的風,注入了不一樣的飲食思維。六十多年來,台灣人從簡單的、清淡的、沾醬油就可吃的食風,變的開始多元,從傅培梅的電視食譜,顛覆了老餐桌上的老舊食風。

文章標籤

梁幼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早在楊德昌導演的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」電影前,牯嶺街就因比鄰都是舊書攤而聞名遐邇。電影也好、舊書攤也好,都反應著那個年代的社會氛圍,更是研究台灣近代社會演進的很好題材。

雖然現在的牯嶺街已找不到絲毫書香散發的過往雲煙,但卻有光緒年間所建的「布政使司文物館」,算算有120年了,也是台灣唯一僅存的清代閩南式官署建築。

這個區塊還有植物園、歷史博物管、南海書院、牯嶺街小劇場...,可以說是台北歷史氛圍、藝文氣息較多的區塊了。

文章標籤

梁幼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許多文章説「酒家菜」是台灣早期社會形成的「特有文化」!這話説的是有問題的!

「酒家」的營運早在中國唐宋年間既風行社會,杜牧<泊秦淮>中的「商女不知亡國恨、隔江猶唱後庭花」指的就是對當年奢靡的無奈;而「商女」就是近代台灣稱的酒家女了。

而台灣過去到「酒家」尋歡的「阿舍」(音:阿俠、權貴子弟)不是只有錢,也不是只風花雪月,而他們除了奢侈的吃喝外,也承襲中原漢地的「酒家文化」,往往席間雖和美女耳鬢廝磨,偶也弄詩玩詞賣弄一番!

文章標籤

梁幼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三十年前,搬住永康街,常到對面連雲街口子裡的小館「小白屋」消夜,那小店幾乎是當時許多明星夜裡的廚房,不時的有名人光顧,店裡的粉蒸肥腸、擔担麵、蹄花麵、醬肘子、滷牛腱....都是令我至今難忘的美味!

那個冬天的晚上,我點了碗擔担麵,一碗麻辣蹄花,一碟滷味,帶上了喝剩的半瓶Otard球瓶XO。

小白屋不大,桌鄰的近,又常客滿,在那聊天、説些甚麼,稍微大聲點,旁邊的可是聽得一清二楚!和我併桌的是個看來有些疲憊、臉寬額亮約大我十歲的男子,低著頭喝他碗裡的最後一口麵湯,旁邊兩只空杯,一只xo空瓶,還有些殘酒,滷菜卻還剩大半盤,接著他望著下麵的師傅,呆望著,似乎在觀察或想誒些甚麼!

文章標籤

梁幼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很小很小的時候,常跟著空軍的爸爸上班下班,當時的台南,沒有超過六層樓的房子。我曾問他,飛行員從天上往下望,是甚麼樣子,他帶我到機場最高的塔台,依稀記得第一次到那麼高的地方,心理緊張、顫抖地令我興奮,放眼眺望,居然可以看到好遠好遠的我的學校、公園,還有我家門前的那棵大榕樹!我望著那些遠遠的景,居然癡了。(多年後聽爸爸說我乖乖的在那發呆了兩個多小時!)

一直到初中讀了唐•王之渙的《登黃鶴樓》,我即刻領略到何謂「欲窮千里目、更上一層樓」詩裡的情境。從此我更喜歡往高的地方去。

二十多年前我創辦了現在知名的「政大書城」,正好遇到當年動物園從圓山遷來木柵,當年對台北是件大事,接著政大後山貓空的產業道路開通,開發了台北人到文山品茗的新品生活文化。由於賣書,我常搬著一堆書到貓空山上的美加茶園、清泉茶館,看書選書,獨享那工作中的書香與茶香,在那有我從小就喜歡從高往下瞭望的情境。一待,常不知不覺從正午到夜幕西垂,在這兒鳥瞰台北,白天我最喜歡在微雨時分,山谷中的茶樹濛濛,似如王維的詩境; 待晴時的夜,繁燈燦爛,近近的卻不覺他的喧囂。

文章標籤

梁幼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入秋後許多介紹蟹的報導,當紅的還是數大閘蟹!我翻了許多老書新作,卻鮮有專文介紹「蟹粉」。咱們就來聊聊上海老饕都深愛的蟹粉吧!

  「蟹粉」到底是甚麼呢?它是蟹的凝膏及肉。工人多半是手巧心細的女工,他們將蟹蒸熟了,用根一頭是尖、一頭是扁的箝子,將蟹殻的膏,蟹腿裡的肉一絲絲的拆的乾乾淨淨,基本上這就是蟹粉的原料了。接著要用豬油爆香蔥薑蒜,加進拆來的蟹肉加紹酒,雞湯煨的汁收乾,這就是基本的「蟹粉」了。

 用蟹粉當香料來增添主食材的香郁,是追求美食的極致享受,有「蟹粉獅子頭」、「蟹粉燒魚肚」、「蟹粉煨排翅」.....等數不盡的奢華美味! 當年鼎泰豐能靠頂級出名的,就是這「蟹粉湯包」,但台灣沒大閘蟹,他們用的是近洋的海蟹。以前在永康街口子上的鼎泰豐和高記,都是一早就開的江浙小館,早晨我通常在永康公園伸伸腰,看完了報紙,三兩步就可到這兩個店,高記的生煎包,油豆腐細粉,是我必點的素材,幾十年了,我沒膩過!到鼎泰豐知門道的會點他的小湯包,這湯包小的比十塊錢銅板還小,一籠20粒,隨著上的還有一碗蛋絲高湯,我會先把五粒包子投到湯裡泡著、接著用湯匙搲著小包和著湯,那蒸好的包子皮被高湯泡了這麼一下,皮浮鬆了,但吸滿了湯汁還是有些麵勁兒,加上餡料的肉鮮,那多元飽滿的口感,真是清晨早點極致的享受。

文章標籤

梁幼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名廚馮兆霖掌杓:上海名菜.味蕾飄香

 

台北標榜上海菜的餐廳,從來就沒少過,但真的能讓我吃上癮的,唯獨馮兆霖的盤中飱了!

文章標籤

梁幼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北台灣到東台灣的海岸線蔚藍澗澈、你有再多的煩惱,到此一行,那拍岸的潮花、遠掛的白雲、即刻洗淨一切煩憂、那沿山望海的公路、隨時可遇到能駐足賞海的憩腳處。

上星期,五、六個老友和三位新友約了一個大早,從宜蘭走濱海公路去花蓮,安排的行程中途到蘇澳魚港,中午那兒隨時有船靠岸,你可向那些船家買些鮮活的海釣魚、當然有些三、五百呎下的海魚、離了海水,就得即刻冰鮮起來,當日幾個兄弟都要我挑魚,我選了一條一斤重、紅身頭斜的「四齒魚」、這又紅又亮三百呎深的海洋魚在台北高級的店中也可遇不可求。

另外我挑了一尾兩斤半的燕尾魚,這魚眼圓、珠黑、晶亮,尾巴分成兩條岔,就像燕兒的那兩岔尾巴,用牠作沙西米,若放在鮪魚旁邊的話,即刻把鮪魚比下去。我還挑了兩隻花蟹,這剛抓的蟹還沒上綁,囂張的舞弄那雙螯鉗,好像想找我擔挑一樣,那裝了海水的大桶裏,有金綫鰻、石狗公,和一些雜魚,就吸引不了我了,裝了箱塞了冰的魚蟹上了車,一行人往就港邊的海產店去!(在這兒,你可將港邊買來的海鮮,找任何一家店,你想怎麼吃,店家就幫你怎麼做)

文章標籤

梁幼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鐵板燒的發明與追溯,要說在日本早年在山裡開墾的農夫鋤燒了!話說幾個農夫砍柴,抓了野雞,當下嘴饞,但沒炊具,大夥圍在取暖的火堆前不知如何是好,其中一人突然想到,把幾塊鐵鋤架到火堆上,然後把切的肉直接在燒炙的鋤上烙,結果那肉吱吱咋咋地又作響,泛起一陣陣肉香,吃來更是比家中鍋裡燒來的好吃,至此鋤燒成了日本的飲食文化中一到膾炙人口的吃法!

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許多在美國的日本人,生活和工作都是被排擠的,戰後許多鋼鐵價格大跌,一位叫藤知信的日本人,想如果買兩塊大鋼板下面放碳爐!把鋤燒的概念放大,現場客人可以看到廚師作,先聞香,在那等的過程就是一種勾引!加上熱騰騰的肉怎麼樣料理都好吃!成功度非常容易的!更有意思的是,他非常喜歡看西部片,他圍上領巾,把胯腰的西部槍帶的槍改成了刀叉、把子彈夾改造成胡椒罐和鹽罐!

客人入座後,他會像西部槍手一樣,只是雙槍改成了刀和叉,右手的兩指鉤起刀屏空一轉,左手撩起叉子也在空中輝映著右手閃耀旋轉的刀叉,有時甚至還來個燕子翻身的轉體,刀叉此起彼伏的在客人與食物前面紛飛舞。

文章標籤

梁幼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