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小時候住的眷村中,有一山東來的吳伯伯,每日清晨賣大餅,這餅直徑有12吋長、2.5公分厚,面上覆著滿滿的芝麻,起鍋後順風三十呎內,無不被那股飄香迷惑著,日子久了,滄海桑田,那厚實、硬軟皆至的大餅也隨著吳伯伯的退休,廿多年不見踪跡了。

一個連續假日,和四位友人在政大後山研究生宿舍以圍橫交替對弈,不覺得已東方微曉,連敗兩陣的我被淘汰出外買早餐。順著下坡過了橋,來到恒光街上,這清晨時分,不僅擺滿了菜販,更有許多的晨運人潮。正思以何物為早餐之前,突然飄來一陣廿多年未聞的熟味兒,尋香而至,祗見此店不立招牌,連客倌看座的椅子都沒,祇見排隊的人卻是一串。

盯著攤頭放著五個大方盤,盤中裝著熱氣騰騰的水煎韭菜包、高麗菜包、鍋貼、蔥油餅,還有那廿多年未曾謀面的蔥花大餅。

這店的主人是對來自馬祖的勤奮夫妻,自幼住在北竿白沙村的張文欽,因世居港邊,也因家裡好客,每日以小菜老酒,和港哨的老士官情同一家人,老士官也不時的做些麵食和張家老小交流話家常,卻沒想到當初祇是在旁當助手的張文欽,此刻卻是他一家老小在台灣創業立命的重要基石。

每日清晨三點起床,在永和家中將麵發好、醒好,帶著材料到木柵的恒光街,五點開始為晨間找食的人服務。

而這蔥花大餅,首需將餅發好,恰是原麵的一倍,醒麵的時間更是不可多、亦不可少。張文欽將適當的麵揉擀成餅,撒上鹽及蔥花,置於鍋中攤開略煎後,加水上蓋悶煮片刻,表面撒上芝麻,待水已乾,再略火靠(ㄎㄠˋ)香,此時麵餅的厚度已發至兩公分厚,外皮薄脆煎香,內層厚軟帶勁兒,一口下來先與面上的芝麻打個照面,口感先酥脆、再香軟,待細嚼後內層的蔥花香和芝麻香結合,到達享受此餅的最高境界。

兩口蔥花大餅,一口豆漿,邊走邊吃地在恒光橋畔的河堤上,享受了清晨,憶起了兒時,忘卻了輸棋的懊惱……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蔥花大餅 恆光橋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梁幼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