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鐵板燒的發明與追溯,要說在日本早年在山裡開墾的農夫鋤燒了!話說幾個農夫砍柴,抓了野雞,當下嘴饞,但沒炊具,大夥圍在取暖的火堆前不知如何是好,其中一人突然想到,把幾塊鐵鋤架到火堆上,然後把切的肉直接在燒炙的鋤上烙,結果那肉吱吱咋咋地又作響,泛起一陣陣肉香,吃來更是比家中鍋裡燒來的好吃,至此鋤燒成了日本的飲食文化中一到膾炙人口的吃法!

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許多在美國的日本人,生活和工作都是被排擠的,戰後許多鋼鐵價格大跌,一位叫藤知信的日本人,想如果買兩塊大鋼板下面放碳爐!把鋤燒的概念放大,現場客人可以看到廚師作,先聞香,在那等的過程就是一種勾引!加上熱騰騰的肉怎麼樣料理都好吃!成功度非常容易的!更有意思的是,他非常喜歡看西部片,他圍上領巾,把胯腰的西部槍帶的槍改成了刀叉、把子彈夾改造成胡椒罐和鹽罐!

客人入座後,他會像西部槍手一樣,只是雙槍改成了刀和叉,右手的兩指鉤起刀屏空一轉,左手撩起叉子也在空中輝映著右手閃耀旋轉的刀叉,有時甚至還來個燕子翻身的轉體,刀叉此起彼伏的在客人與食物前面紛飛舞。

就這樣,約60年的光景,這樣的吃法已在全世界高級的飯店或專賣餐廳中呈現。

台灣約在四十年前,所謂的音樂西餐廳在各地當道,邊吃邊看藝人表演成了主流市場,台灣人肯把大把大把的錢消費在新穎的餐飲中,吸引了一位日本人,他看準了台灣那個時間的餐飲市場,於是第一家「新濱鐵板燒」餐廳在台北誕生了,接著台中的「紅地毯」,台北「上林」、「信林」等陸陸續續的一家接著一家各出奇招的開幕。

二十年前在鐵板燒用完餐,店經理會引導客人到另一個房間,微暗的燈光,咖啡飲料水果隨便你點,角落裡一組琴師、歌手在那現場演藝!一套餐吃下來至少三到四個小時,可惜大環境的改變、榮景不在,我至今都非常懷念那個年代的用餐享受!

前面簡述了用餐的環境,但鐵板燒的迷人處終究還是在吃上面,不論你點的任何食物,師傅都會一件件、在你及客人前面熟練的用兩把鋼製的平鏟,搭上一副刀叉,又切又鏟的,在你前面作味蕾的開場,有趣的是,不論是牛、是羊、還是魚,放在鐵板上就得乖乖的由著廚師碩型,一陣陣、一屢屢香煙,冉燃飄至!生理到用餐之際,食之大欲,被那畫面一次次勾搭著,任誰都難以坐定!

鐵板燒的吃法,過去用濃醬,現在講養生,台北101對面的大方就以食養的概念抓定位。

而我呢,會自己準備些鹽,例如「鹽之花」、「松露鹽」等,鐵板燒的食材均已出自上等,簡單的鹽,最能貼近食物,更能顯露原味的美!但別忘了,再選瓶適口的酒,才能有好的句點。

arrow
arrow

    梁幼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