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早在楊德昌導演的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」電影前,牯嶺街就因比鄰都是舊書攤而聞名遐邇。電影也好、舊書攤也好,都反應著那個年代的社會氛圍,更是研究台灣近代社會演進的很好題材。

雖然現在的牯嶺街已找不到絲毫書香散發的過往雲煙,但卻有光緒年間所建的「布政使司文物館」,算算有120年了,也是台灣唯一僅存的清代閩南式官署建築。

這個區塊還有植物園、歷史博物管、南海書院、牯嶺街小劇場...,可以說是台北歷史氛圍、藝文氣息較多的區塊了。

從牯嶺街為核心,品藝文之外當然就也得由「吃」來拾起些味蕾的懷舊憶往了。我就把幾個我愛吃的有意思的小店與大家分享。

原本建中後門大樹下的一剉冰攤,現在已在泉州街安家落戶,由第三代接手的「建中黑糖刨冰」,這家約六十多年的老店,能存留至今,一是拜台灣長年的熱情天候,一是拜其忠於原味的台灣黑糖滷,擄獲了來來往往、老老少少的冰蜜感情,一碗45元,挨著騎樓解解饞,打包回家伴看電視,都是台北人多年來的冰心鄉情。

往泉州街前面再走幾步,你會不時的看到,有台灣第一高中之稱的建中學生翻牆而至、所為何來?「林家乾麵」的一碗由魚露點擊、香滋滋的福州乾麵,淋點兒醋,加個水煮荷包蛋、配撒了蔥花的福州魚丸湯...,吃完後那熱騰騰的迷人餘念,佛聞其香,又要跳牆了!

南海路與羅斯福路交口有個台北最早設的公有市場「南門市場」,如果搭捷運,中正紀念堂站下車後2號出口就是了,整體營業有三層。通常,我只往一樓及地下樓逛,(三樓是服裝區)在地下停車場停了車,走到地下一樓,市場的中段有攤幾乎甚麼都有的蔬菜攤,從進口的日本百合、荷蘭的白蘆筍、有機的黃花椰,鮮百果,隔個道有陽澄湖的大閘蟹、野生的小黃魚、挪威的圓鱈、日本的雪場蟹......。上了樓可以買到味香郁厚的金華火腿,還有湖南的、廣式的臘肉臘腸。挨在門邊的雜貨店有正宗的「山東酸白菜」,要吃麻婆豆腐一定要用的四川「陴縣豆瓣醬」,上海名菜「蝦仔大烏蔘」非用不可的廣東內門「蝦仔」、福州的紅醩、客家的桔醬......。

就因為這個市場應有盡有,我常帶著學生來這裡做認識食材的教學!當然有些朋友家裡請客菜不夠,我也會建議他們直接到市場裡買現成的,從前菜的烤麩、蔥烤魚到家常的獅子頭、東坡肉...,樣樣味珍饌實!包括節慶時的各式粽子、湯圓、年菜、壽桃、送禮的肉干、烏魚子....。

我曾帶過日本料理鐵人魏禧之、英國的美食作家扶霞、安徽大師馬勞模、四川飯店協會何濤會長、北京八大名廚石萬榮、北京大董董振祥、新加坡中華廚藝協會、馬來西亞廚師公會.....等許許多多的世界頂級廚師及美食家到此一遊,他們訝異這麼小的市場,居然想到的、沒想到的,它都有,真是有趣極了!

逛完市場出門往右,有家從萬華開岀名又在此開分店的「金峰滷肉飯」,他的醬香汁腴,苦瓜湯煮的輕盈甘心,滷豆腐、滷鴨蛋、湯碟青菜、再來碗源自福州的鼎邊銼、香姑肉羹,往往三兩老友飽養天日,所費不貴,也能賓主盡歡!

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氛圍,楊德昌電影的情節和舊書攤的書香雖然被絕大部份的人淡忘了,可是我們別忘了來此除了尋覓美味之外,植物園的荷風、小劇場的藝文、歷史博物館的展覽...,都是我們更需去深層玩味的生活與學習。

 

 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牯嶺街 南門市場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梁幼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